从免费师范生违约谈高考诚信

发布者:一号志愿     2016-01-05    高考经验高考资讯一号志愿

       2016年的元旦刚过,广东省教育厅就公布《广东省免费师范毕业生履约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与广东省教育厅签订《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且未按照规定办理到外省就业手续的广东省生源免费师范毕业生,应按照协议约定到广东省中小学任教。如故意违约,须退还在校期间享受的各项费用,违约记录还将记入“诚信档案”。无独有偶,重庆市教委也接连公布了《重庆市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履约管理办法》,免费师范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未达到规定服务期限且不履行协议的,或未办理跨省就业或解约手续,自行择业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属于违约。教育行政部门将公布违约记录,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



  《重庆晨报》评论:既然免费师范生当初和当地教育部门签订了协议,享受到了免费读大学的权利,那么等到毕业以后,就应该履行当初的协议,这才符合基本的社会契约精神。

  以上事件让我不禁回想起最近在我主讲的高考公益讲座现场,家长提问最多的就是:1、我的孩子想报免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定向生,毕业后能不能不去协议单位就业?2、我的孩子想报考国防生,毕业后能不能不去部队服役?3、我的孩子自主招生审查、考试都通过了,我不填报该校的自主招生可不可以?等等问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们这种迫切的心情可以理解,这种美好的愿望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孔子有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高考作为人生第一大考,既是对考生智力和知识的考试,也是对父母教育理念的考试。这场考试,既需要考生父母在高考期间为孩子顺利考试做好后勤、做好保障,也需要家长们以身作则地把诚信高考的“正能量”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踏踏实实地答好每一道考题。借此机会谢老师谈谈高考诚信的问题:

  1、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真实无妄叫做诚,不食言、不欺瞒谓之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中国人历来信奉诚实守信,古人就用“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等成语来比喻承诺的分量和贵重。

  2、诚信是立身、修道、处事之根本,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也是人生的一大考题。“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没有诚信的个人是社会的危险品,纵然有能力,也不可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材;没有诚信的民族是悲哀的,将会失去人心,凝聚不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力量。

  3、诚信是美德,应该把诚信作为人生中的一个坐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诚信对人,诚信对己。无论在经济交易社会发展还是在日常琐事中,只有与诚信为伴,才能让你在遭遇坎坷危难时都颠扑不破,化险为夷。如若失去诚信,就如航行的木舟失去了罗盘,如没有地基的空中楼阁,何来安身立命之本,安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谢云峰老师提醒:高考是绝大多数青少年人生第一次大考,违规舞弊,违背做人基本道德,破坏公平竞争环境,违法违规者必将付出沉重代价。如果高考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何来诚信可言,这样的人进入高等院校,也不能学到知识,更不能用知识为美丽的中国建设贡献力量。诚信高考,应成为家长和考生的主打科目,通过这门课的考核,使他们顺利地走进校门,跨入社会,奔向人生的最高点。

  诚信高考,是考生迎考的道德要求,同时也是检验考生步入人生的试金石;考试作弊,是对自身人格和灵魂的侵蚀,是人生轨迹上一块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我们可以输掉高考,但绝不能输掉诚信,输掉做人的尊严和坦然。只要努力了,拼搏了,就会赢得社会的尊重。孟子曰:“诚信——立人之本。”同学们身处校园之中,并没有真正地接触社会,无法体会诚信带给自己便利与实惠,但学校也是微型社会,同学们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因此,要严守诚信这个规则,把它运用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许在潜移默化中诚信就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诚信高考是做人的准则,我们可以没有钱,没有权,但却不能没有诚信。我们可以不要荣华,不要富贵,但却不能不要诚信。同学们,人生在世与人相处,千万不要忘记“诚信”二字。而作为肩负建设祖国重任的年轻一代,除了具备丰富的知识更需要拥有诚信的品质。

  

  我们常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面对高考的激烈竞争,考生必然要拼尽全力、想尽办法、用尽本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激烈厮杀中冲过高考的独木桥,走进自己心仪的高校大门。然而,不论高考如何残酷,我们也应该明白,高考也是一场文明大考,如果没有诚信作为“通行证”,那么就会连高考的“入场券”都拿不到。当然,存侥幸之心者有之,但须明白,依靠旁门左道得来的成绩与其说是炫耀的资本,不如说是人生的污点。所以,高考考生应当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这场考试,把诚信放在首位,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要想赢得高考,必过诚信这一关,而且还要贯穿报名、考试、志愿规划、录取、报道入学等全部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人人讲诚信,人人守信用”的社会局面,让人与人之间的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

文 高考专家谢云峰

分享到: